黄河河南段全长711公里,56岁的河南省鸟类学会理事长、郑州师范学院教授李长看,每年都要顺着沿黄湿地跑上几个来回,寻鸟护鸟、研究鸟禽、观察湿地。
河南敬草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侯艳峰:这个菌草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山西农林大学,化验的是(菌草)在两米左右蛋白质的含量,一亩菌草相当于六亩地玉米。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孔得蕾:这些菌草目前是有5米多高,即使是现有的高度,也无法达到收割的条件,它们要一直长到今年的11月底,高度达到9米以上。
一到汛期再淹,老人常说盐碱地黄河滩,现在比那时候强得太很了。机器轰鸣中,3000多亩菌草迎来第二茬收割。之后将从一棵草变身一根丝,开启国际之旅。新乡化纤试验了上百种植物,发现黄河滩种植的菌草是很好的替代物。晴天沙满天飞,雨天两腿泥。
今天,让我们走进新乡,看黄河滩区一棵草的变身之旅。现在,像梁照华一样,村民们把滩区土地流转给公司种植菌草,还可以在基地和养殖企业里务工,真是一举多得。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12支创新团队部分开展工作。
满怀一览众山小的胆气和十年磨一剑的静气,既有快马加鞭的你追我赶,又有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消灭拦路虎,搬走绊脚石,充分释放创新活力。粮食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强,自2017年以来,连续6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每年还外调600亿斤原粮及制成品,牢牢稳住经济大盘。周口新农人刘记森介绍。技术加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
古老农耕文明与现代农业科技交相辉映,打造国家级、国际化农业创新高地的中原农谷正扬帆起航。种业集团入驻后,将优先推广中原农谷农科教资源培育的新品种。
南有航空港、北有中原农谷。多个院士团队、300多名科研人员常年驻地开展科研工作,科技研发体系初步形成,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3%。豫花37号是目前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高油酸花生品种。自古华山一条路,无限风光在险峰。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郎志慧 赵振杰 刘晓阳 刘晓波秋分快到了,又是一年丰收节。首批入驻的国际一流育种企业先正达正是看中了这里生态环境的典型性。河南实现农业强省目标必须有一个集聚各类农业创新资源的农谷。它就是农田的‘智慧大脑,随时随地帮助农户做出决策。
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副主任涂洪涛坦言,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的中原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和引进人才则实行协议年薪制。中原农谷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郑麦18602022年夏收面积近1000万亩。创新招商模式,延链补链强链。
省农业农村厅构建专班+厅局+新乡市+项目主体协同工作机制,挂图作战,加压推进。瞄准前沿尖端领域,中原农谷以源源不断人才活水汇聚创新基因,开展攻城拔寨。种业集团旗下的秋乐种业与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签订协议,秋乐种业提出生产需求,实验室负责基础研究,并为中心育种提供炮弹,两者培育出的品种再交给秋乐种业走向市场。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外宣办主任张萍萍说:我们这儿的工作人员不论什么身份全部封存,实行企业化管理,11个人对接市里40个部门,分工明确、运转高效。高规格成立中原农谷管委会,组建中原农谷投资运营公司,聚焦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三大环节,实行扁平化管理、市场化运作。
河南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中农发种业集团国家级小麦制种基地入驻核心区,牧原集团育种测定中心已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华智生物种业关键共性技术平台正在深化对接……良田、良技、良机,为良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德国知名蔬菜专家乔治·克赫三年前全职加盟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负责蔬菜育种团队。双跨单聘两权分处的特殊政策让省农业科学院多个育种团队在保留原事业单位身份和待遇不变的前提下,到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工作,拿企业薪酬,成果署名权归原单位,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归中心,加快成果转化速度。
到2035年,科技创新力、产业竞争力、品牌影响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侯传伟说,借助科创平台的人才优势,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的科技创新体系。
新乡市副市长刘军伟表示。这里拥有国内功能最全、规模最大的屠宰分割速冻一体化生产线,从养殖、屠宰、加工到制成预制菜,再通过冷链物流走上餐桌,全流程清晰可见。1+1+1+2+N政策体系逐步完善。负责运营该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数智谷公司总经理任翔说。
全农类、全生态、全周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中原农谷打造从种子到餐桌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未来3到5年,围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延伸产品线,持续研发大型高端智能化农机装备。
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于解决好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问题。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形成管委会+公司架构体系。
农业机械还需要尽快向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省之要者。精耕于打捆机等农机设备,花溪科技在细分领域赛道上跑出核心竞争力。
新乡农业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中心专职推动具体建设,每项任务,责任人是谁、完成情况如何,省领导每周都要听汇报。目前,中原农谷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已建成,探索的投融建运管五位一体模式,初步形成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河南标准。采用密植滴灌增产技术,产量提高的同时,还省时、省力、省钱。有标兵省份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更有独特优势无可替代。
省委书记楼阳生指出:站位服务保障国家大局的高度,抢抓难得历史机遇努力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上走在全国前列,在建设农业强国上展现更大河南担当、贡献更多河南力量。全省上下拼创农业创新高地、种业高峰,中原农谷政策洼地服务高地效应初显。
牧野大地总面积1612平方千米的中原农谷里,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已取得多项成果,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揭牌成立、12支创新团队拎包入住,神农种业实验室科研人员每天忙于分子育种攻关……忙碌的身影、炽热的眼神,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速度与激情。跳出三农看三农,跳出河南看河南。
走过500天的中原农谷全面起势,农业强省建设迈出坚实脚步。河南作为北方七个产粮大省中唯一提出打造农业创新高地的省份,必须抓住农业强国建设的历史机遇,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全方位再造三农新优势。